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数字」世界中,作为一名程序员,我已经走过了近三年的旅程。
这是一个充满了代码的世界,每一行代码都像是一首诗,记录着我在技术海洋中的探索和成长。
23年,人们称之AI元年,这一年标志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和普及的。然而,国内各行各业的整体环境却让人感到不禁嗤之以鼻。这一浪潮席卷而来,企业纷纷受到影响,众多企业都进行了开“猿”节流的措施,这让我深感个人危机逼近。
作为一名前端程序员,我亦深感市场变化之巨大。企业在经济压力下普遍进行的“猿”节流的措施让整个行业的招聘市场变得愈加竞争激烈。许多同行纷纷面临岗位不稳、薪酬下降等问题,这加剧了开发者们的职业焦虑感。
在此环境之下,我想 应该时刻警戒自己不要忘记学习,提高自己的价值。
面对未来,我是秉持着悲观的态度的(最起码明年是)。这是我23年最大的感受和体会。
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认为很多程序员应该都是对技术有着一些热情,对代码写书有着严格规范。现在回头看来,这种想法简直谈的上是“天真”。 有把Vue、React当jQuery使的,有单文件(vue/react)近万行的。有会点后端、懂点前端的就称之为”全栈“的等等。 这里不在叙述。
如果比较热爱这一行,我始终也认为:
而不是今天学点Java、明天了解点JavaScript,你就是一个全栈了,这不叫全栈。这是典型的“伪全栈”。
一个出色的工程师至少应该深入理解自己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然后在转身投入另一个专业领域,随着知识的洗礼,不想成为全栈都难。
其次,我认为一名程序员,不能只沉迷于技术之中。 技术的本质是为业务服务的,一款优秀的产品往往是由一个人或一批人同时负责设计和实现产品的,如果你只是一个负责实现领导意志的技术工人,职责就是根据规格说明书写出代码,那么其实与一个挖水沟的工人是一样的,从这头挖到那头,仅此而已。但是,如果你以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工作,那你从事的就不是机械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做成一款优秀的产品(不论公司还是个人)你就必须要有产品的思维和知识,而不是只是去充当挖水沟的工人。
一位真正优秀的编程开发人员,除了怀有对计算机科学的热情和兴趣之外,还要具备产品思维。能够理解业务需求,以协同的精神不断努力,为创造出优质的产品而努力。
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应当倾听内心的呼唤,追求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因为真正的满足来自于追求内心的热爱。
当然,我清楚自己的水准,也在不断地更清楚。
在度过这充满困惑的一年中,我要真诚地感谢 Surmon.me 大佬的耐心指导和中肯建议 🙏。与此同时,在打造自己的博客时,我借鉴了 Surmon.me 的一些UI和样式,对此深表感激。这不仅使我的博客在外观和设计上更加多彩,也让我更加明白,通过坚定内心的信念、追求所热爱的事物,有时外部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感谢您的指导。
谢谢阅读,
完。